close

琉球藩民墓2.bmp 琉球藩民墓1.bmp 大家都去泡溫泉 你卻跑去看墳墓

寒流持續一波波,誰不喜歡泡溫泉!我也沒說不要泡溫泉,只是,旅行還可以是走入歷史情境更了解在地深度的過程;歷史並不沈重,而是讓旅行看得更多、更廣、更真切的元素,在旅行的過程中,如果還有這樣的條件,拐個彎多看點又何妨?屏東四重溪溫泉一帶,便有這種條件~關乎台灣命運的條件!

前往四重溪溫泉的199縣道從車城出發,抵達溫泉區之前會經過「統埔村」,與「保力村」是此區少數2個以客家人為主的聚落。統埔村內有一座「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」,位在199縣道36K民宅後方的「荒郊野地」間,由於不是什麼「熱門觀光景點」,並沒有指標。

這座墓園於今看來不甚起眼,卻是1871年~1874年「牡丹社事件」與當時清朝、台灣、日本、琉球(當時還是琉球國,尚未被日本併吞)的歷史見證之一。 

事情發生在1871年,一艘日本琉球宮古島向那霸進貢的船隻,遭遇颱風漂流到台灣東南八瑤灣(今佳洛水一帶)上岸,船上54人被視為入侵者,遭高佛士與牡丹社原住民殺害,其餘12人被當地漢人營救至台南,再送回日本。

一直覬覦琉球與台灣的日本,向清廷「興師問罪」,當時吏部尚書毛昶熙回覆日本「抗議」的文中,竟寫著「生番既屬我國化外,問罪不問罪,由貴國裁奪」,清朝政府官員的自大顢頇,對台灣的無知,讓日本探知清廷的無能,「堂而皇之」地派兵攻打南台灣的原住民,後來更囂張地攻打中國,也就不令人意外了。

1874年派西鄉從道率軍隊大舉進攻,與原住民在四重溪以北,現在車城鄉與牡丹鄉交界的石門古戰場激戰,頭目阿碌父子等38人雖然陣亡,日軍亦未得逞,但經過此戰役,原住民元氣大傷,最終為日軍征服。戰事告一段落,日軍卻沒有撤軍之意,反於現在海生館所在地繼續駐紮,做久居的打算。 

牡丹社事件是歷史的偶然,或也是歷史的必然,一座百年前的墓園,牽繫著古今發展的回顧、檢討與前瞻的線索,由此角度觀之,再走進四重溪,那個也是由日本人開始發展的溫泉區泡湯,或許會更有感覺吧!

記者謝禮仲/屏東報導‧攝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njourk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